如何赶走“春困”?睡眠养生这几招得学会!

2022-03-07

微信截图_20220305165630.png




冬去春来,气温回升,万物生长,在这个温暖而潮湿的季节里,人们常常在工作与生活中感觉“春困”的来袭。人体容易感觉疲惫,容易犯困。


src=http___nimg.ws.126.net__url=http___dingyue.ws.126.net_2021_0421_afaec641j00qrwrld000nc000hs00bug.jpg&thumbnail=650x2147483647&quality=80&type=jpg&refer=http___nimg.ws.126.jpg

这是因为在寒冷的冬天,人体受到低温的影响和刺激,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,血液流量相对减少,汗腺和毛孔也随之闭合,减少了热量的散发,以维持人体正常体温。


640.jpg

进入春季,随着气温升高,人的身体毛孔、汗腺、血管开始舒张,皮肤血液循环也旺盛起来。供给大脑的血液就会相对减少,导致困倦来袭。


微信截图_20220305170603.png


新陈代谢逐渐旺盛,耗氧量不断地加大,大脑的供氧量则必然就显得不足了。加上气温的良性刺激,使大脑受到某种抑制。因而人们就常会感到困倦思睡,总觉得睡不够。


春困秋乏夏打盹,睡不醒的冬三月。

春困其实是伴随季节而来的身体自然反应。




轻松防春困


想要赶走“春困”,重获“抖擞精神”


从“食补”到“睡补”,中国传统的养生文化早已为现代人写好了几个“养生答案”,轻松几招,就能缓解“春困”带来的不适。




妙招 1 




保障睡眠,午间小憩


在夜间保障7-8小时的正常睡眠下,中午应该有15-30分钟的午睡,哪怕闭目养神也能减轻疲劳。


微信截图_20220305170334.png


有的人认为吃完午饭不能立刻睡,其实这是个误区。吃完饭后胃肠道的血流会增加,大脑供血进一步减少,更加容易犯困,这时候午休是顺应自然。


夜间不宜熬夜,春日里尽量不要熬夜,以免诱发和加重“春困”。




妙招 2 



饮食有时,食宜酸甘


饮食方面也会影响春天的睡眠。初春时节,阳气始发,辛甘之品可发散阳气,以助春阳。


src=http___www.qmbk.com_jingyan_UploadFiles_2374_201911_2019110421251749.jpg&refer=http___www.qmbk.jpg


温食有利于护养阳气,比如葱、枣、花生等,但要远离大辛大热之品,如鹿茸、附子等,少吃辛辣之品。春木当令,肝气过旺,易木克脾土,导致中土虚弱,胃不和,睡眠不稳。


食宜酸甘,以养脾气,再配以绿色时令蔬菜,如马兰头、枸杞头等清爽之品,这样就能达到清肝、爽口、安神作用。



妙招 3 




适当运动,注入活力


冬春季节运动较少,会使血液循环量减慢,大脑的供血自然也就不足,身体的各个器官功能也受到了限制,自然就会产生困乏感,中医称此为气血不畅。


src=http___inews.gtimg.com_newsapp_match_0_8707916346_0.jpg&refer=http___inews.gtimg.jpg


适当的运动会让你的身体和大脑都兴奋起来,对缓解春困有着极好的效果。慢跑、体操、瑜伽等运动都能唤醒活力,增强自身免疫力。



妙招 4 



选好床垫,提升睡眠质量


每天充足的精神状态,离不开规律的作息和优质的睡眠质量,想要春天“不困”,睡好了,也就精神了。

微信截图_20220305171338.png